之前有提到過崩密列是比塔普倫寺還值得一看的地方, 此處為在吳哥窟遺址群東方約 1.5 小時車程處, 是較少旅行社會安排的景點, 因為實在有點遠, 而且或許這個殘破的地方被認為沒有參觀的價值, 但其實崩密列才真正的反應出吳哥窟遺址群被遺忘的那一頁
這據說是保存最完整的五頭蛇石像, 就在進入崩密列之前護城河橋的中間段, 可能因此逃過樹木的破壞
在進入崩密列前, 兩旁有著 "地雷區" 的標示, 在紅色高棉時期被安置的, 感覺好像金門沙灘的地雷區一樣, 不管怎麼說, 戰爭所遺留的禍患會持續很久, 也阻礙著崩密列的重建工作
據傳是一座大型圖書館大門的現狀, 崩密列的規模和小吳哥城差不多, 因為也是在同時期建造的, 主要用途已經不詳; 但此處無法進入, 冒險攀登倒也不必, 就在右邊有搭建好的木棧道可以通行
路上看到個石雕, 雖長滿青苔但還是可以看出 "乳海翻騰" 的故事, 特別的就是這隻青苔都被摸掉的烏龜了~ 是這石雕中唯一的顯眼
整個區域因為遊客非常少而顯得安靜, 一幕幕的景象卻直衝擊著我們, 大概可以想見其他未修繕的遺址初被發現時的景象
被樹木崩壞的石塊散落並佈滿青苔, 陽光透進來與現場的安靜, 將崩密列的神秘, 毫不保留的展現出來
於其他不同的在於, 崩密列真正的身處叢林中, 其被樹木破壞的程度絕不是塔普倫寺所能比較的, 這也造成此地復原的困難度; 更印證著這個被埋沒於荒煙漫草中的文明, 決非後人所杜撰
即便如此, 還是可以看到不同的浮雕
位於中央最高的塔, 現在更高了, 因為一顆樹直挺挺的包住它往上生長
繞了一大圈回到最開頭崩壞入口處的後面, 面對這麼一大堆零散的 "大型積木", 在缺乏相關建築資訊的情況下是很難將其復原的, 但也或許, 將其保留現狀做為另一種教材, 講述著戰爭. 年代, 大自然與人的生存之道, 我覺得也挺有意義的; 總之, 走過崩密列, 會對古蹟保存及維護, 會有更深一層的想法, 是此行覺得最不大堆頭最值得一走的行程之一
(2011.09.16)
點我回行程總覽看其他精彩圖文
留言列表